欢迎访问bet365app中文!
热门关键字:  人才  留学  走出去  留学事业部  防灾减灾
当前位置:主页 > 政策资讯 > 政策资讯 >

成都"千人计划"专家甘梨:8年引入超百位海归

时间:2014-06-04 09:49:47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admin
  开栏语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在工业化后期和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本特别是高素质人才,已经跃升为第一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成都正是处于这样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成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近年,成都密集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招贤引才,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今日起,本报推出《成都,人才新磁场》系列报道,今天为你介绍的,是国家“千人计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甘梨。
 
  人才聚,事业兴。成都这座城市也以独特的魅力,拴住了越来越多像甘梨这样人才的心,成为我国内地广纳人才的新磁场。
 
  核心提示
 
  在最初几年,很多海归是靠甘梨的游说才来到财大。他记得,“几乎每一个,游说的时间都超过10小时”。需要反复不断地跟他们讲回国的好处和财大的类国外机制,以此消减海外人才“水土不服”的担心。
 
  而现在,吸引海归来川已并不费劲。每年招聘时,“公告一发,便有很多应聘者自动找上门来”。甘梨只需要和团队一起审核材料,并从中选择出最为优秀的人员。
 
 
  人物名片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
 
  成都人、15岁进入清华大学,后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麦克法登教授、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在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领域卓有建树。
 
  
甘梨和学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06年,当西南财经大学正在全球物色校内一个新学院的院长人选时,甘梨成了独一无二的候选人。
 
  8年后,这次人才引进仍在不断发酵着正能量。随着甘梨的引入,财大的海外高端人才引进渐成规模,一个新兴的高端学院引得国内高校关注,而他的研究填补了中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的空白,引起了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回国 校方引才计划打动他
 
  2006年,西南财大计划成立一个全海归学院,按国外模式管理和考核,计划从这个“特区”里探索现代大学的人才评聘机制。这样一种“类海外”的科研和人才管理机制燃起了甘梨回国创造历史的雄心。
 
  2006年,国内高校中的高端海外人才并不常见。
 
  根据美国在2006年发布的调查数据,“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学校是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00年到2005年间,中国17763名留 美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后,他们中超过九成倾向于继续留在美国,比例为全球之最。而根据我国人力资源部提供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有140多万人出国 求学,其中回国工作的只有30多万人,仅占20%多。尤其令人担心的是,归国留学人员的比例还在继续下降。
 
  可财大和甘梨的牵手并未耗费太多时间,“我觉得可行,就爽快答应了”。打动甘梨的是校方向他展示的一个宏大的引才计划。

2006年,西南财大计划成立一个全海归学院,在这个学院里没有传统高校的行政束缚,完全比照国外的院系设置,按国外模式管理和考核,老师的评 聘完全采用年薪制,学校和海归们签约,三年一考核,完成合同要求则继续留任。学校计划从这个“特区”里探索现代大学的人才评聘机制。
 
  这样一种“类海外”的科研和人才管理机制完全颠覆了甘梨对国内大学的刻板认识,燃起了他回国创造历史的雄心。
 
  同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成立,甘梨成为了这个新学院的创院院长。
 
  破局 影响力带来连锁反应
 
  西南财大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已有50余名全职教授、副教授,他们均获得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名校经济管理类博士学位。8年来,在这里工作的海外高端人才前后超过百人。不少人称甘梨为该校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桥头堡”。
 
  甘梨在经济学界的影响力,立即为财大的海外人才引进带来了“鲶鱼效应”。
 
  目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已有50余名全职教授、副教授,他们均获得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名校经济管理类博士学位。很 多成员已在国际顶级的英文经济和管理领域的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在国内享有盛名。而8年来,在这里工作的海外高端人才前后超过百人。因此,在财大,不少人称 甘梨为该校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桥头堡”。
 
  8年的引才经历,也让甘梨感受到了强烈变化。在最初的几年,很多海归的确是靠甘梨的游说才来到财大。2006年,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一共引进了5位海归。他记得,“几乎每一个,游说的时间都超过10小时”。需要反复不断地跟他们讲回国的好处和财大的类国外机制,以此消减海外人才“水土 不服”的担心。
 
  而现在,吸引海归来川已并不费劲。每年招聘时,“公告一发,便有很多应聘者自动找上门来”。甘梨只需要和团队一起审核材料,并从中选择出最为优秀的人员。
 
  全海归师资,也为财大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带来了国际水平的教学实力。学院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涵盖金融、经济、会计与管理学科,实行与国际接轨 的全英文教学,使国内经济与管理学教育跨越式地进入国际水平。从这个学院走出的博士生徐舒,其毕业论文还获评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收到了北大 经济学院的任教邀请。
 
  创新
 
  填补中国家庭
 
  金融微观数据空白
 
  “人才培养要国际化,可经济学研究却要本土化”。回国前的甘梨并未涉足过中国经济的研究,但回国后,他开始研究国内经济时才发现,国内外有着很多不同。
 
  在美国,研究所用的分析数据很容易找到,政府下属的很多研究机构会专门负责向学者提供数据库资源,帮助他们研究和发现经济问题,并提供解决途 径。但在国内,这样的数据却非常难找。他发现国内学者常用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和收入情况等数据还是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团队几年前做的,早就不符合实际了。
 
  2009年,甘梨对学院里一些年轻老师提出了自己建数据库的想法。2010年,他正式创建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下简称中心),开展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家庭层面的金融数据库。
 
  目前,该数据库拥有具有全国及省级代表性的28000多户中国家庭数据,详尽记录中国家庭的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保险与保障等方面微观信息,全面追踪家庭动态金融行为,填补了中国家庭金融微观数据的空白。
 
  这个数据库到底有什么用?甘梨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关于信贷可得性的问题,很多银行给出的数据都是80%以上,“这给政府一个感觉,是目前钱很 好贷”,但事实上,通过对家庭的走访调查,最终的数据却显示:农村正规信贷可得性仅为27.6%。“有很多人是有贷款意向,却因为各种门槛被挡在了银行门 外”。“通过这些调查数据,从微观的家庭金融层面,反映出一个真实的中国,可以为决策者制定政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目前,该中心基于该调查完成的关于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收入分配、家庭与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房地产市场供需、城镇化等研究成果,都引起了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成都商报记者汪玲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bet365app中文 版权所有2010-2020
增值电信业务(ICP,SP)经营许可证 | 京ICP备102189477号